回顾与反思:国内外校园欺凌研究综述Review and Reflection: Summary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Studies on Bullying at School
韦婷婷;
摘要:
近几年有关校园欺凌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多,学者们的研究视角主要聚焦在校园欺凌内容的解释、类型、特点、引发的原因以及相关措施等方面,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些许不可忽视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反思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地深化研究,力求多角度、全方位的研究这一问题,使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得以缓解。
关键词: 校园欺凌;协同治理;网络治理;本土特色
基金项目:
通讯作者:
Email:
参考文献:
- [1]杜海清.澳大利亚、欧美国家应对网络欺凌的策略及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3(3).
- [2]陶建国.日本校园欺凌法制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3(3).
- [3]安杨.校园欺凌中的学校侵权责任探究[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7(5).
- [4]许明.英国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及其解决对策[J].青年研究,2008(1).
- [5]杨廷乾,接园,高文涛.加拿大安大略省校园预防欺凌计划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16(4).
- [6]陶建国,王冰.挪威中小学校园欺凌预防项目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16(11).
- [7]任海涛.“校园欺凌”的概念界定及其法律责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外国中小学教育,2017(2).
- [8]姚建龙.防治学生欺凌的中国路径:对近期治理校园欺凌政策之评析[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7(1).
- [9]罗怡,刘长海.校园欺凌行为动因的匮乏视角及其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16(2).
- [10]周冰馨,唐志彬.防治校园欺凌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7(3).
- [11]颜湘颖,姚建龙.“宽容而不纵容”的校园欺凌治理机制研究——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法学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7(1).
- [12]许锋华,徐洁,黄道主.论校园欺凌的法制化治理[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6(6).
- [13]驻新加坡使馆教育处.新加坡:纪律当头,对校园暴力零容忍.[J].人民教育,2016(11).
- [14]张小华,项宗友.浙江中学生校园欺凌的实证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以生活方式理论和日常活动理论为视角[J].晋阳学刊,2016(5).
- [15]高晓霞.日本校园欺凌的社会问题化:成因、治理及其启示[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
- [16]杨立新,陶盈.校园欺凌行为的侵权责任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8).
- [17]魏叶美,范国睿.社会学理论视域下的校园欺凌现象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16(2).
- [18]李芳霞.校园欺凌行为状况调查及干预策略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17(3).
- [19]刘艳丽,陆桂芝.校园欺凌行为中受欺凌者的心理适应与问题行为及干预策略[J].教育科学研究,2017(5).
- [20]张诗雅,黄甫全.校园欺凌问题的调查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17(3).
- [21]王嘉毅,颜晓程,闫红霞.校园欺凌现象的校园伦理分析及建构[J].中国教育学刊,2017(3).
- [22]陈志华.改善教育杜绝校园欺凌[J].中国教育学刊,2017(5).
- [23]向广宇,闻志强.日本校园欺凌现状防治经验与启示——以《校园欺凌防止对策推进法》为主视角[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