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师院校教师分类专业化研究
曾茂林;
摘要:
地方高师院校资源有限,从教师结构现状和学校岗位设置看,需要根据学院定位和特色发展采取分类专业化策略。就教师个体而言,高师院校教师学科研究和教学专业化的双维特性,教学或管理岗位的实践制约性,也需要其立足教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发、课堂教学、大学生指导等现实路径,开展富有实效的分类专业化工作。
关键词: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分类;专业化
基金项目: 广东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湛江师范学院“创新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粤教工委[2011]5号)
通讯作者:
Email:
参考文献:
- ①亨利.罗索夫斯基著,谢宗仙等译.美国校园文化———学生.教授.管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22.
- ②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1.
- ③鲁烨.高校教师专业化成长阶段的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5):38-42.
- ④付八军,冯晓玲.高校教师专业化:何为基点[J].现代教育管理,2010,(5):80-82.
- ⑤李强.大学改革的“情”与“理”———读《大学的逻辑》[N].中华读书报,2004-03-17(2).
- ⑥张大良,吕浩雪.打造精品课程提升教学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03,(9):6-7.